3月21日,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,成功研发出世界上最小的心脏起搏器,其体积仅为1.8mm×3.5mm×1mm,比米粒还小。
论文通讯作者罗杰斯,是美国国家科学院、工程院和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,长期致力于仿生电子器件和可穿戴生物医学电子器件的研究。他在接受采访时提到,这款起搏器的体积比目前已知最小的起搏器之一——美敦力Micra还小,“按体积计算,我们的设备大约小500倍。”
这款微型起搏器可通过微创手术植入,极大降低传统起搏器的手术风险,且具备自供电机制,不需要电池或外部电源。它通过体液作为电解质,在体内产生电流,驱动心脏跳动。与现有设备相比,这款起搏器更为安全、便捷,尤其适用于心动过缓患者,特别是在心脏手术后的临时起搏需求中。
此外,这款起搏器还可通过光控技术无线调节心跳频率,通过近红外光远程操控,实现自主电疗。所有材料均可生物吸收,使用后会在体内溶解,完全消失。预计在两至三年内,该技术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,为心动过缓患者提供创新治疗选择。